“50多岁的人了,你图什么?”“这么大年纪跑到农村去,吃得了苦吗?”年5月,杨志萍受团省委选派,到上高县新界埠镇城陂村担任第一书记时,亲戚朋友不理解,纷纷劝说。两年过去,城陂村发生了深刻变化,于年11月脱贫摘帽,杨志萍也于今年5月完成工作任务,离开了村子。此时,人们明白了杨志萍当初选择的意义。“那时一进村,我就告诉自己:虽然农村工作难做,但只要把群众当成亲人,真心实意办好事、办实事,他们就会认可你、记住你。”杨志萍说。贫困户晏贵春20多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妻子,杨志萍通过媒体将他的事迹宣传出去;贫困户晏春根喜欢写诗,杨志萍鼓励他创作,并聘请他为城陂村读书会会长;杨志萍筹资建起文化广场、党员活动中心、文化活动中心,成立城陂村脱贫攻坚广场舞宣传队……村民精神面貌极大改变,要脱贫、要发展成为共识。杨志萍一直在思考扶贫产业发展。她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生产习惯,引导成立林芳养殖专业合作社、金叶烟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城陂分社,按照“党员+贫困户”模式,党员干部带头,贫困户入股。去年,两家合作社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,每户贫困户分红元。杨志萍还促成省城一家企业与村里合作建设黑木耳种植基地,由企业负责提供菌种、技术管理、销售,贫困户负责种植,亩产值达余元。此外,建成了光伏发电站,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,为每户贫困户增收元。两层的村卫生所建起来了、新圩村小组的柏油马路通车了、村里路灯亮起来了……城陂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城陂村有留守儿童多名,杨志萍经常到学校、家里看望他们,当起这些孩子的“代理妈妈”“爱心妈妈”。“宝贝出村计划”“假期教育计划”“爱心午餐计划”“公益捐赠计划”……这些都列入了杨志萍的扶贫帮扶规划。很快,城陂村“留守儿童之家”建起来了,配备了图书室、电脑室、视频聊天室等;组织60多名大学生进村开展“关爱留守儿童”活动,开设手工、体育、绘画等课程;联系商会和爱心企业,开展捐资助学活动,解决了贫困留守儿童、贫困大学生的上学经费问题。“看到孩子们的高兴劲,再苦再累都值得。”杨志萍说。在杨志萍的办公室,悬挂着几面锦旗。这些锦旗背后,是杨志萍一个个感人的扶贫故事。贫困户曹才根的儿子曹云春患尿毒症需做换肾手术,医院专家,住院期间多次探望。她还发起众筹,募集善款3万余元。后来,她又介绍曹才根的妻子到学校做炊事员,月收入多元。帮贫困户晏贵春修厕所、办理残疾证,帮晏和林的女儿报销医疗费用、为其儿子落实教育扶贫政策,组织党员连心小分队为老人打扫卫生、挑水、办社保卡……在城陂村,无论谁有困难,杨志萍都倾力帮助。驻村工作队员姚传庆说:“杨书记给我们工作队员树立了好榜样,我们一定继续把扶贫工作干好。”(记者胡光华)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shanggaoxianzx.com/shgxdt/13776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