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官难断家务事,儿子拒不承担父亲的赡养费,被父亲告上法庭,判决生效后又拒不履行,上高法院法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,终于成功化解这段“家务事”。年逾古稀的董老拿到执行款时,老泪纵横、千恩万谢,深感法官不仅解决了其养老问题,还了却了他们父子间多年的心结。 董老是上高县田心镇的空巢老人,儿子小董外出打工多年。年10月,他因儿子拒不承担赡养义务而将其告上法庭,上高法院于同年8月作出判决:小董每月给付董老大米40斤,菜油5斤,零用钱元。判决生效后,小董拒不履行,案件进入执行程序。承办法官在当地走访时奇怪地发现,关于这段家务事,当地基层组织和老百姓一边倒地支持小董。为了查明事情真相,承办法官与远在广州的小董取得了联系。原来,董老早年就与妻子离婚,丢下小董,再与他人结婚,二婚也生有子女。“他不找二婚生的子女,却来找我抚养?”小董越说越生气,“我还要养我妈呢!”经查明,小董手部有残疾,在广州打工收入仅供糊口,经济条件很一般。法官得知这一情况后与董老沟通,却不料激起了他的怒气,“打这个官司是想法院帮我协调父子关系,你们倒好,把我们父子关系越搞越僵。”至此,案件陷入僵局。 承办法官并不气馁,进一步地与董老深入交谈、话家常,发现董老的二婚并不幸福,到年老孤独,对小董的思念渐深。而董老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,“我儿子找了个不听话的、无生育能力的媳妇,只要儿子与这个媳妇离婚,重新找个老婆,帮我生个孙子,我便不要这个钱。”他要求法官在执行该案件时,“不能拘留我儿子,不能冻结他账号”,在他的内心深处,得到赡养费是其次,让父子关系重归于好是首要心愿。承办法官一边给董老讲解《婚姻法》,告诉他夫妻关系不可能因为家长的意见而终止;一方面又积极地与小董沟通,告诉他,父亲是爱他的,也渴望能从子女身上得到家庭的温暖。经过多次做工作,小董终于答应承担赡养义务。 在调查中发现,小董虽然经济能力有限,但在湖口马影镇董埂村靠近公路旁边有一间空门店,承办法官建议他将门店招租,以租金赡养老人,这样也减轻了他的压力,小董欣然答应。年12月,该门店以元/年的价格被承租,小董承诺,第一年的租金除装修费外,余款元支付赡养费,以后的租金每年各给父母元。另外还答应,每年春节回家陪老父过年。 近日,董老在家愉快地接受了赡养款。 供稿:上高县人民法院胡建伟 ▍新闻爆料:(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中科UM-D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