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0/9/14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小编说:小时候,我们经常在上高的街头巷尾看到各式各样的“花式绝活”...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说,就是吓死宝宝了。可是,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,我们现在在家乡已经很难看到这些老手艺了,要找到他们,只能到大山里乡下去找寻……

1修钢笔 

 修钢笔的利润一直很低很低,一来钢笔的价格本来就便宜,二来使用者大都是莘莘学子,故而修钢笔一直是一个比较清贫的职业。也正因此,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修钢笔瘦削的叔叔再出现了~~

2戗菜刀磨剪子勒

 午后躺在家里,窗外师傅担着工具箱,走街串巷地吆喝着:“戗菜刀磨剪子勒!”

 戗菜刀、磨剪子时,把用钝了的菜刀、剪子固定在一条低凳上,先用戗刀来戗,然后再用磨石打磨。磨时,刀、剪在一块特别坚硬的石块(油石或磨石)上来回运动,并不时蘸水,这样更容易把刀、剪磨快。这磨刀技术看似简单,其实还较难掌握。因为如果角度太小,则容易卷刃;如果角度太大,就会拌刃。卷刃和拌刃的刀剪都不能用。

3送煤球工

 还记得那些年上高冬天里没有空调的岁月吗?还记得那飘着淡淡煤烟的小煤炉吗?如今,随着电器化的普及,煤炉煤球用得少了,但寒风凛冽的冬日,每每听见送煤球人悠长的吆喝,禁不住追寻远去的岁月......

4修伞行业  在我的记忆里,过去每年春天,城里各大街小巷会活跃着一批修理雨伞的手艺人。他们走街串巷,不停地吆喝“修阳伞,修阳伞……”吆喝声响过之后,总能招来一些拿着坏了的雨伞前去修理的人。可是,现在修伞师傅早已难觅踪影,我最近在农贸市场一个角落见过一次......人们生活水平提高,修伞业已没有市场。5修鞋 

 一双满是裂口的手麻利地串起尼龙线,有节奏地一针针扎下……越靠近指尖的位置,越来越脏、越来越黑,拇指和食指贴着的胶布也因污垢太多而翻了起来,用袖口擦了擦额头,他又低下头眼都不眨地紧盯着手中的“艺术品”摆弄起来……

 目前大众物质条件的日益提高,修鞋需求越来越小,修鞋匠同剃头匠等职业一样萎靡于历史;如今修鞋也机械化,步行街那里还有一两家。

6打爆米花

 爆米花的那声巨响,引发许多人的童年记忆……随着时间的流逝,现在很少见到街头爆米花,记得小时候,只要爆米花的人一来,孩子就从家里拿来原料,排队等着,那叫一个香啊。

7箍桶匠

 以前结婚用的子孙桶、提桶、脚盆啥的都是实木做的哦,所以少不了箍桶匠了,现在结婚没这些东西了,平时家用也很少用到了。

8制称匠

 自从有了电子称,这门手艺迅速就没有了市场。

9铁匠

 农民都上楼了,火钳、镰刀、锄头、钉耙、斧头都不用了,有也都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了,没有需求就决有市场啊!现在铁匠师傅在各大旅游景区内倒能偶尔见到!

10做棉鞋

 冬天过冬绝对的好东西哦,透气保暖,不出脚汗,不生冻疮。现在机械化大批生产雪地靴、保暖鞋......因此会这门手艺的也越来越少了。粘鞋底、纳鞋底....这些活真的很少见了,可能乡下村庄还有老人会做。

11补锅匠

 修修补补的年代过去了,自然没生意了。

12小人书摊

 街上也就那么一两家,依稀记得几分钱一本小人书吧,大家都爱看的!不会有人问为什么不上网看或者去图书馆看吧!

13卖货郎

 就是挑着小商品各个村庄走来走去,吆喝卖小玩意的,以前可是用牙膏皮、破套鞋都能换东西的哦~卖棒冰的勉强也算一个吧!小时候每天最渴望的是这位大伯准时的出现,多么美好的回忆!

14修藤匠

 藤椅一般来说可是要生活条件好点的人家里才有哦~现在都破的扔掉换红木、皮质的了。

15修棕棚

 在席梦思流行前,能睡上一张棕绷的床,那可是大大的享受哦,不过棕绷睡久了就会塌下去,就要修棕绷的来紧一下了,呼呼,现在乡下有的人家还不少吧,修的可不多见了。

16编竹篮

 在马夹袋大规模流行前买菜拎东西啥的可都是用竹篮的哦,很环保的说!

17打蔑席

 现在市场上买到的席子大部分是机器用线把小竹棍连起来做成的,以前可是根据家里的床用很薄的竹片现场编出来的哦。

18弹棉花

 以前的被子都是根据自己要求让棉花匠根据重量定制的。棉被都是棉花匠通过棉花榔头敲击弦把棉花弹松,铺平、经线才能做成的,保证不含化纤,不含黑心棉。

19画糖人

 先不讲作为零食卫不卫生,但每件产品都是工艺品啊,这手艺应该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吧,市场还是有的,就是这手艺会的人越来越少了

20竹编扫把

 现在的扫把大部分是机器用线把小竹棍连起来做成的,以前可是用竹子的树枝编制而成!而且地上能扫的很干净!你还想起和爷爷奶奶一起编扫把?

生活在上高你发现这些老手艺了吗?发现曾经的辉煌或是平庸,总是有一份情结在我们心里,那些民间艺术我们搜寻着,欢迎您的推荐!推荐/投稿联系小编

-THEEND-

—————在上高

上高网—————

不官方、很草根、贴地气

〔尽心做个实用的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shanggaoxianzx.com/shgxcz/6158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