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0/1/19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打麻糍、品水酒、逛大圩上高县蒙山镇举办第二届“情浓蒙山·水酒故里”民俗文化节

11月11日,农历十月十五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重要的“下元节”。第二届“情浓蒙山·水酒故里”民俗文化节在上高县蒙山镇举行,蒙山乡亲与各地游客欢聚一堂,庆祝农民丰收,歌颂美好生活。

 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五位品酒大师对蒙山镇十多位酿酒好手的纯正水酒进行品评,通过闻酒香、看酒色、品酒味、论酒酿,评出当年酒王。当地民间文艺队表演了民俗舞、水酒开缸仪式等特色文化节目,打麻糍、酿米酒等活动将民俗文化节推向高潮。

  “糯麻糍,老米酒,除了神仙就我有。”烤着木炭火,吃着糯麻糍,喝着老米酒,除了神仙老儿,最快活的就是我。这是一首江西宜春蒙山东北麓的上高、新余、高安三地交界处曾经广为传唱的一首民谣。

  旧时蒙山流行的俗谚云:“十月半,打麻糍,斋三官”。此时,正值农事收获基本结束,下元节就成为蒙山一带家家户户欢欢喜喜庆贺的重要节日。他们用新米打麻糍做成圆饼,放在大门外斋天,或置中堂敬先人,或奉道观庙堂敬“三官”。

  蒙山麻糍制作工艺,虽源自自古中原一带民俗,但距今也有多年的历史了,在蒙山民间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,被称为古代汉族传统饮食的“活化石”。

  蒙山下元节的名品,除了糯麻糍就是老米酒。这里的老米酒就是在中国数千年历史天空里飘香的浊酒。

  今天的水酒,产自蒙山东北隅的犄角之地。选用当地山涧深脚稻田所产的高稈糯米,用新鲜山泉水洗净去杂,再漫泡12小时,上甑蒸熟、降温摊凉、淋水打散饭团,然后拌酒曲入陶缸发酵。发酵时陶缸必须置稻草或乙谷堆中保温。两至三天即有甘甜的酒水出来。

  蒙山水酒含有十多种氨基酸,其中有八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,其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,所以有“人参补气,老米酒养人”之说。

  蒙山除了糯麻糍和老米酒,下元节还有吃不完的民间美食诱惑着人们的味觉。要说更热闹的,还是蒙山的年度大圩。下元节,也是蒙山镇年度大圩之日。此时,正值农村收获季节,蒙山一带的村民都会带着自家的农产品到集市上交易,或者采购生活物资。

  蒙山乡亲都会在这一天来赶集逛圩,在这个市集上,不仅可以尝到蒙山水酒、麻糍、红薯片、南瓜酱、竹笋干、土芋头等数十种琳琅满目的农特产,还可以一睹村民自编自排的乡土节目、观看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。

  记者注意到,在此次大圩上特设了蒙山镇扶贫站摆摊设点。消费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员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,在水酒文化节集会现场,蒙山镇扶贫站摆摊设点,既有贫困户自己生产的产品,也有与贫困户利益联结紧密的企业生产的产品。

  今天,蒙山乡亲与各地游客欢聚一堂,庆祝农民丰收,歌颂美好生活。本届“情浓蒙山,水酒故里”民俗文化活动的顺利举办,让人们在品美食、赏民俗、逛圩市的过程中。忆起了乡愁,记住了蒙山水酒。

  上高县政协主席晏晓勤,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傅荷英,副县长冷水清,县政协副主席黄中兴出席活动,上海知青代表等参加活动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
北京中科医院忽悠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shanggaoxianzx.com/shgxcz/5479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